交给国家两年!浙小商退伍后逆袭专业第一

作者:发布时间:2025-10-30浏览次数:11

是抗洪一线扛起沙袋的无畏战士

是从“及格线”逆袭专业第一的奋进者
是“挑战杯”金奖团队的数据分析负责人
拿过“商大之星”、国家奖学金
“国创”结题,“顺手”拿下
软件著作权5项专利1项
还是个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他就是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大数据2202班黄君豪
让我们来听听他的商大故事


有斗志,与“烟花”较量

2020年秋,黄君豪的入伍通知书与浙商大录取通知书撞了满怀。他选择了保留学籍先圆“军旅梦”,于是抻平军装,攥紧行李踏上武警大巴。

“我的二外公曾参与‘两弹一星’工作,许多亲人也有从军的经历,我想像他们一样,为祖国奉献我自己的力量。”从小就听着退伍长辈的故事长大,军营对黄君豪来说是一个向往已久的地方。“我发现武警训练更多,任务也比较多。”身体素质优异的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选择了“最具挑战”的武警部队。

在武警浙江总队机动支队的时光里,他不仅锤炼了过硬的军事技能,更磨炼出“钢铁意志”。

2021年夏天,台风“烟花”肆虐而来。黄君豪和战友们接到命令,星夜驰援受灾地区。到达目的地时,水已经淹到了小腿。尽管经历多次抗洪训练,但在泥水中消耗的体力还是远超预期。

构筑安全防线期间,附近村落发生了洪水倒灌,还有部分老人在家中,救援刻不容缓。“大家都争分夺秒地搬运沙袋,我不小心左手受伤,战友们都劝我退到后方,但我不想拖慢进度,就用右手扛起沙袋继续搬。”十几个小时持续奋战,肚子饿得没力气,脚在水里泡烂了,黄君豪与战友互相鼓励,与奔腾的洪水赛跑,“只想着要快点,再快一点。

彻夜奋战后的清晨,黄君豪与战友满身泥浆坐在地上休息,看到远处的村民在点头致谢,眼眶感到一阵温热。在这场与“洪魔”的较量中,黄君豪左手腕韧带近乎被夹断却浑然不觉,支撑他挺过极限痛苦的,正是作为军人的荣誉感、“任务高于一切”的使命感。

这份纯粹的家国情怀照亮了黄君豪前行的道路,让他在每一次任务中都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让军人的勇敢无畏与自己的信念合二为一。


不怕输,从“及格”到“第一”

2022年秋天,黄君豪脱下军装走进浙商大,开启新的青春旅程,面对新的挑战。

许久未触碰书本与试卷,英语课如同“听天书”,高数期中考试仅考69分,勉强及格的数字让这位昔日的“钢铁战士”一度怀疑自己。但部队锤炼出的韧性,不允许他轻言放弃。

“室友帮我一起复盘了期中考试,通过几个问题他发现我平时只是一味的刷题,对‘极限’和‘收敛’等基础概念几乎没有掌握。”找到问题之后,黄君豪就针对这些短板,从头开始熟悉理论,直到能独立讲出推导过程或证明,“当你能给别人讲明白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在这样的训练下,黄君豪的基础逐渐扎实,再看题目已经不是一味的套公式,而是开始思考出题者的意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应对考试也更加游刃有余。

大二的《数据分析初步》专业课上,黄君豪第一次尝试撰写一篇完整的数据分析报告。“数据分析不只是简单的数据套模型,先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寻找数据各属性之间的关系再验证,才能获取结论。”经过认真学习研究,黄君豪的报告最终作为优秀范例被老师展示,也帮助他在202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国际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在202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浙江省三等奖的好成绩。

部队生活中养成的合理规划时间、充分落实规划的行动力,铸就了黄君豪“不怕输”的信念。每天起早贪黑泡在图书馆,从摸不清门道到掌握技巧,从成绩垫底到专业第一,并保研至西南财经大学的应用统计专业,他用实打实的努力实现了逆袭。国家奖学金、“商大之星”、三好学生等荣誉,正是这份坚持最好的见证。

今年5月,在浙江省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中,黄君豪作为核心成员与团队共同努力斩获金奖,作为数据分析负责人,他在短短的时间内主导了基于浙江省874家民营企业的实证分析。“面对数据清洗复杂、模型调试耗时等挑战,我连夜优化算法,反复验证聚类结果的稳健性,确保结论贴合实践痛点。”

在深耕专业的同时,黄君豪借鉴其他高校经验,策划了手绘环保袋、地球一小时主题跑等近百场活动,吸引近千名师生参与,让环保理念在趣味互动中生根发芽。

在科研路上,他带领团队将大数据专业知识与社会热点结合,调研杭州市“双碳”政策满意度,形成了优秀调研报告。

作为爱国教育的传播者,他还累计开展30余场国防军事理论授课,筹备两届新生军训,把“和平需自强”的信念传递给师弟师妹。


传温暖,做“有爱”的浙小商

“听到新兵在我的帮助建议下,获得了优秀士兵荣誉向我报喜,感觉很自豪。”黄君豪开心地与我们分享志愿服务中的难忘瞬间。作为三星级志愿者,他的身影活跃在校园内外需要温暖的角落:对接200余名退役学生,用聚餐谈心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困境,搭建融入校园的桥梁;慰问60余名社区老兵,送去关怀和温暖;为新兵开展役前教育,用自身经历为他们加油打气。志愿服务的过程,对黄君豪来说也是一场自我成长的修炼。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黄君豪还作为第一负责人组建了“希望桥——白血病救助组织的技术支持者”数字化公益团队,为儿童白血病救助组织开发了一套管理系统。从技术支持到对接学校及公益组织资源,黄君豪完成了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结题,获得“阿里云码上公益项目”卓越奖,并将奖金捐赠给了白血病患儿。凭借这个项目,黄君豪还获得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专利1项,为多个省市的27家公益组织提供应用部署,累计服务10万余人

杭州亚运会期间,他以医疗志愿者骨干的身份坚守手球项目赛场,为蒙古男子手球队等国际友人提供帮助。语言不通,就用手势和微笑表达;任务繁重,就拿出军人的严谨细致应对。“每一次专业处置,每一个温暖眼神,都是在传递‘中国温度’。”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继续发光发热,是黄君豪离开军营后,不变的初心。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办学历史悠久,经过几代统计人赓续接力,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教育部第三轮(2012)、第四轮(2016)学科评估中,统计学学科分别并列全国第八、第七,位居前10%,进入A-序列,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继续保持优势。统计学入选浙江省重点学科(2003)、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6)、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2016)、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017),入选浙江省登峰学科(2023)。计算数学是浙江省重点学科(2011)。学院形成了本硕博到博士后完整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现有经济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4个本科专业。近五年,获批国家级项目51项,包括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22项(含一等奖4项),浙江省教学成果奖2项(含特等奖1项),浙江省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正国级领导人批示3项,省部级领导批示20余项,100余份研究报告被政府采纳或形成制度性文件。


热血男儿,以坚韧之志
向上攀登
每一次挑战、每一滴汗水
都是理想的铺路之石
铸就独属于自己的滚烫青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