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沙龙|辅导员高效谈心谈话技巧探析

作者:发布时间:2025-10-27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推进学校卓越辅导员队伍建设,学校持续举行辅导员“双卓”沙龙系列活动,通过专题研讨、互动交流,提升辅导员理论水平、专业素养、业务能力和工作实效,推动新时代卓越人才培养。

提升辅导员谈心谈话质量,10月24日,浙江工商大学第30期辅导员“双卓”沙龙在下沙校区公共管理学院D520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特邀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彭何芬副教授、心理中心李瑜副教授参加。学工部副部长鲍碧丽、公管学院党委副书记邵彬彬及全校40余名辅导员参加。沙龙由邵彬彬主持。

活动伊始,一场别开生面的谈心谈话情景演绎拉开序幕。先是辅导员王丽鑫和张航模拟师生谈话,之后彭何芬老师现场模拟。彭老师生动展示了如何将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融入辅导员日常谈话中。个别化、非评判、接纳、尊重等核心技巧的运用,令在场辅导员耳目一新,深刻体会到专业方法对提升谈心谈话效能的积极作用,也为后续分享奠定了务实而深入的基调。每个案例后,李瑜老师也从心理谈话视角进行了分析评估。

彭何芬老师从“谈话准备”与“过程把控”两个维度系统拆解实战技巧,为辅导员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对于谈心谈话的准备环节,彭何芬老师指出辅导员可以提前通过班委反馈、日常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性格特点、近期状态与核心诉求,明确谈话目标,避免泛泛而谈;同时,要预设谈话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做好充分应对准备,增强谈话的针对性与掌控力。

针对过程把控,彭何芬老师提出,辅导员在与学生接触时应有清晰的角色定位,应兼具“陪伴者”“倾听者”与“支持者”的多重身份,而非单一的教育者;她倡导“倾听大于表达”的原则,通过耐心倾听、适时回应,让学生充分表达想法;此外,要聚焦学生核心问题,灵活运用换位思考、情绪命名、行动替代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谈话的实效性与感染力。

鲍碧丽老师为谈心谈话工作进一步指明方向:一要立足学生视角,结合学情分析,让谈话更有针对性、更有温度、更接地气;二要严格遵守工作伦理,切实维护学生权益;三要坚持育人初心,通过高质量谈心谈话及时化解学生矛盾,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使谈心谈话真正成为连接师生、推动学生工作的重要纽带。

此次沙龙活动不仅为辅导员搭建了谈心谈话技巧交流互鉴的平台,更推动了辅导员沟通能力与育人水平的提升。未来,学校将持续以“双卓”沙龙为载体,不断夯实辅导员专业能力,为培养新时代卓越人才筑牢育人根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