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朝着目标奔跑时
眼里心里是不变的期望
寝室5人,集体投身国防事业
今天,让我们走进
人民武装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学员二队二区队316寝室
看看他们在浙商大的四年
用团结协作诠释了
“独行快、众行远”的意义
(毕业去向从左至右)
顾哲硕(湖州市安吉县人民武装部)
陈政江(金华市永康市选调生)
骆赞宇(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武装部)
盛硕宇(舟山市定海区人民武装部)
杨馥宇(温州市永嘉县人民武装部)
凌晨六点的哨声是并肩的约定
每天清晨,当校园还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316寝室的灯光已经悄然亮起。六点的晨练哨声,是他们一天奋斗的开始。
“作为培养专武干部的人民武装学院的学生,我们早早就将投身国防事业定为共同的目标。”陈政江说,刚开始备考时,总是盯着分数,一点点波动都让他心神不宁。还记得自己在队长和教导员的鼓励下慢慢调整备考心态,“不是仅仅盯着分数,要去梳理‘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教导员耐心的指导让他逐渐稳住了阵脚,找到了自己的复习节奏。
“坚持不下去了就和室友出门散心,一起跑步来释放压力,互帮互助。”刷了无数题却不见成效时,顾哲硕也曾想过放弃。但他始终坚信“量变引起质变”,那些看似无果的日夜,都在为最终的 “上岸” 铺路。
骆赞宇还分享了自己在心理辅导老师那里学来的“焦虑拆解法”,“将‘我要上岸’的大目标细化为‘今天掌握三个题型’的小任务,复习计划轻松拿捏。”
学生群里发送的招聘信息、谈心时递上一杯热茶、宽敞干净的自习教室……
“学校和学院是我的们底气和后盾。”骆赞宇感慨道。备考从无坦途,但316寝室的每一位成员,都带着浙小商的“韧劲”,把坎坷走成了不断向上的阶梯。
用团结让知识变甜变亮
“我们做什么都不是个人战。”316 寝室用 “团结” 二字,定义了四年最珍贵的底色。
解题技巧、优质教材在寝室群随时分享,遇上好资料就组团下单,顾哲硕和陈政江整理的数量关系题型笔记,更是成了全寝的“提分宝典”。
不存在“偷偷学习然后惊艳所有人”,齐头并进共同进步,是五个人心照不宣的“大格局”。
316有个“充电约定”,每晚11点,寝室准时熄灯,即便有同学需要挑灯夜战,也会自觉放轻动作。睡得饱精神好,从清晨到日暮的奋笔疾书,靠的是共同维护的健康作息。
生活中,他们更是情绪价值拉满。盛硕宇总是能以乐观心态面对备考的枯燥,他的名言“学要认真学,玩要放开玩”成了寝室的共识。每周二、四下午的3公里跑,周日晚上的乒乓球对决,不仅锻炼了身体,更让寝室之间的情谊在欢声笑语中愈发深厚。
“运动达人”顾哲硕,还在校运动会男子200米比赛中得了第5名。他们感慨地说:“在这里,我们不仅是室友,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身上这抹军绿色,是力量的底色
每天六点的晨练哨声,磨出了他们雷打不动的自律品质;《军事教学法》课上的经验积累,化成面试时的沉着淡定;而学生会和班长的工作经历,则是与人沟通、应对变化的经验来源。学院实行的准军事化管理,为316寝室的成员们提供了成长的沃土,超过40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是他们服务社会的决心和证明。
“在这里,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如何与人合作。”陈政江回忆起在学院学生会担任宣传部部长的日子,那些从零开始的文稿素材,图片资料,除了养成耐心细致的能力外,也为他准备申论写作和面试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杨馥宇和骆赞宇在亚运会志愿活动中,负责证件制作工作。别看这项工作基础平常,可不管是台前的精彩还是幕后的保障,都有他们的一份力量。当电视里转播亚运会的场面时,杨馥宇看着看着,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心里满满的自豪感一下子涌了上来。
如今,316寝室的5名成员已经踏上了新的征程。他们带着在学校学到的坚韧、团结和成长的力量,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