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第四届“卓越辅导员”——邵彬彬

作者:发布时间:2025-08-02浏览次数:14

个人名片

邵彬彬,思政副教授,2008年参加工作,现任公管学院党委副书记,浙江省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她长期从事一线学生工作,育人成效显著。曾获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百佳案例、全国辅导员学术论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荣誉16 项,获“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校级荣誉30余项;育人成果得到《学习强国》、《浙江新闻》等媒体多次报道。


事迹介绍

锤炼匠心

做学生专业成才的探索者

她系统构建了契合公管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打造“四阶递进、五育融合”培养机制。以新生“启航计划”点亮专业认知,以“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和“综合能力拓展计划”强化素质培养,以“远航计划”助推就业服务。她根据公管学科特色,创立“星火驿站”辅导员工作室,以“123加法”打造新时代大学生基层服务的“公管样板”。所培养的学生中不仅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者、西藏优秀志愿者、最美村官等,还有32位学生也选择了与她一样的职业:高校辅导员。

她聚焦慈善学院建设远景目标,打造“小商大善”公益思政育人品牌,构建英贤导师、公益导师、特聘导师等育人共同体;常态化开展“慈善游学营”“慈善研学营”等特色公益活动;链接40+实践基地资源,推出“公益合伙人”“金牌调研员”“善购慈善超市”“城市支教”等慈善特色项目,服务覆盖超 5000 人次,育人成果获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她结合专业特色分别凝练支部服务品牌活动,所指导的支部工作品牌入围全国“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支部工作案例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开展“党员校友对我说”“教授与你聊党史”“专业学党史”等活动,将专业与党建相结合的模式深受好评。

坚守初心

做学生精神成人的引路人

她始终把学生的精神成长放在首位,坚持以心换心、以情育人。15年来累计开展2000余次谈心谈话和个案辅导,精准回应学生成长困惑与关键需求;她把学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带领学生开展“学情分析会”,分析班级学习情况,包括学习风气、方法、态度和学业成绩等,设定班级目标和学业“精进”计划;她所带的行政1101班、土管1502班,均获得校“学风特优班”荣誉称号。

她重视关键节点,面向新生开展启航计划,从思想引领、专业认同等5个模块30个章节切入,引导新生从了解“我的大学”、感知“我的生活”,初识“我的学习”,形成“我的选择”,规划“我的未来”。面向毕业生开展远航计划,并连续100天在朋友圈给即将毕业的学生写絮语,对他们在工作、健康、生活方面进行细细叮嘱;她鼓励寒门子弟深耕学术,与学生建立“博友团”,备考期间互相鼓励,最后师生四人考博成功,被《浙江新闻》报道。

砥砺恒心

做团队赓续前行的动力源

“独行快,众行远”。作为学院副书记,她深知团队协作对学生工作的意义,坚持打造“责任共担、成长共享”的学工团队,形成强大育人合力。在辅导员频繁流动、相对年轻的情况下,她落实辅导员每周例会制度,做到重大事项不遗漏、重点人群不失控、关键环节不断线。2024年,在2名骨干辅导员休产假的情况下,仍带领团队取得全校学生工作考核第三的好成绩。

她持续推动辅导员专业发展,定期组织“微培训”,聚焦业务研讨、案例分享、实务演练,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她注重“传帮带”,鼓励并指导辅导员进行课题申报、案例、网文撰写,推动辅导员实现从事务型向研究型、发展型转变。2024年度团队成果丰硕:获教育部高校思政精品项目1项、省思政精品建设项目1项、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工作案例1个、全国思政工作百佳论文1篇, 全国思政工作百佳案例、优秀案例各1篇,全国辅导员学术论坛优秀文章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浙江省网络教育作品一等奖 1 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形成“实践探索-理论提升-育人实效”的良性循环。


访谈环节

您认为现在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如就业、内卷等),您会用哪些方法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明确方向?

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多重焦虑”,是社会转型期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就业形势严峻,还是“内卷”压力加剧,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大学生群体面临的现实挑战,更是青年一代在高期待与高竞争环境下的主动觉醒。

从高校工作来看,辅导员要做的,是在复杂的教育生态中,把握“成长的脉搏”,帮助学生厘清方向、提升能力、坚定信心。具体而言:一是加强个性化指导,通过学业规划咨询,帮助学生认清自身优势与兴趣,规划符合个人的发展路径。二是注重心理疏导,教学生用科学方法调节情绪。三是拓展实践资源,积极对接企业、校友资源,组织职场体验活动和模拟面试等,让学生提前了解职场,减少信息差。

这次获得“卓越辅导员”荣誉,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未来在工作上有哪些新的目标或计划?

获得“卓越辅导员”称号,既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荣誉属于团队:离不开领导、同事的支持、学生的信任、学校的培养和郭柏峰校友提供的平台。

辅导员的“卓越”不在于奖项,而在于能否真正陪伴学生跨越困境,见证他们的成长。未来,我希望能进一步系统化我的工作方法,特别是在学生心理支持、学业指导以及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升专业能力。我一直认为,辅导员的工作没有“标准答案”,但只要以学生为中心,脚踏实地,就一定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卓越”路径,希望我们的育人之路都能够行稳致远。


学生评价

彬彬姐既是学生的知心姐姐,也是学生的引路人。当进入情绪低谷时,她会及时化解学生负面情绪,让我们重拾向上的信心;当踏入成长迷津时,她会耐心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指明努力方向;当站在人生路口时,她会根据学生内心所向、能力所长,给出具体切实的参考建议。在四年大学时光中,彬彬姐不仅给予我们温暖的关怀,更让我们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乐观自信、勤奋自强的社会人。很幸运她是我的辅导员,正是她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了辅导员的价值和意义,引领我走上了辅导员岗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