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翊萱
财务2101
保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创新大赛(2023)全国银奖
浙江省政府奖学金
浙江省第十八届“挑战杯”工商银行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银奖
浙江省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
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浙江工商大学综合一等奖学金
2022、2024年度校级三好学生
2023年度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实践
优秀团队、先进工作者
作为一名INFJ,杨翊萱常常为许多可能不会发生的事情而担忧。然而,在保研初期,她的好友余成耀给了她一条忠告:“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从零到一的过程需要不断搭建,你不能只是原地等待一个完美的计划。”如果你心中有一个目标,就应该基于这个目标开始行动,错误的想法会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随后,你只需调整计划,继续前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不要等待,因为等待无法解决焦虑。过多思虑会带来问题和恐惧,但行动能帮你找到答案。”
杨翊萱表示,行动力在保研和职业发展中带来了诸多好处:首先,行动减少内耗,助你抓住机会。纠结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先行动后优化能更快积累经验,例如在保研时尽早准备文书和复习考核内容,即便初期不完美,也能通过实践迭代改进。其次,实践带来真知,只有行动才能真正了解工作内容和适合自己的工作,所以要尝试不同职业实习,如事务所、大厂、国企等,以创造更多可能性。第三,行动培养成长性思维,从逃避到勇于尝试和挑战,这种韧性在保研面试和职场中都是加分项。
面对竞赛与项目中的成败,杨翊萱始终保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态。
“获得成功是幸运的,但即使未能如愿也无妨,因为很多时候不必过分看重得失。”
杨翊萱坦言,自己曾随意投递的材料意外收获惊喜,而精心筹备的项目却遗憾早早夭折。我们总是在得与失之间徘徊,而对结果的过度在意或期望过高,往往是痛苦的根源。她深刻认识到,过度关注结果只会带来痛苦,因此选择将注意力转向过程中的自我成长。
回首往昔,杨翊萱认为:行动是突破困境的关键,豁达是持续前行的基石。她鼓励大家摆脱过度思考的桎梏,勇敢迈出第一步,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调整计划,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面对失败,应以平和的心态接纳,从过程中汲取经验,专注于自身的成长。最后,她引用了厦大一位老师的话:“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我们有时是分子,有时是分母。无论扮演何种角色,都要以分母的心态,尽分子的努力。” 愿学弟学妹们怀揣这份智慧与勇气,开启属于自己的卓越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