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郑舒晗
班级:人力2103班
保研:浙江工商大学
第九届浙江省
国际“互联网+”大赛省铜
浙江工商大学第八届、第九届
“互联网+”大赛一等奖
浙江工商大学第九届“互联网+”
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二等奖
浙江工商大学商创杯二等奖
浙江工商大学“希望杯”
青年创新项目结题一项
校创重点立项一项
综合一等奖学金
2023年度浙江省省政府奖学金
校单项奖学金
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一星级志愿者
2023年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团
TOP100成员
2022、2023年度浙江工商大学
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十佳团队”成员
大学生活绚丽多彩、充满无限可能,却也交织着挑战。若想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一员,精准把握时间与精力的分配便成为了关键。郑舒晗,作为创业学院实验班第十期的学员,在校园的各个领域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曾担任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生党支部支委,参与党建工作;作为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MOA融媒体中心主任与班联宣传部部长,她负责团队管理和学院宣传工作;身为人力2103班副班长,她协助班级的组织工作。谈及如何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之间找到和谐的平衡点,她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
“平衡从来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校准的过程。大学四年每个阶段侧重的事情都有所区别。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明确自己在大学四年的整体规划,思考将如何度过。”
郑舒晗的独家秘诀,在于阶段性侧重、构建弹性优先级系统以及巧妙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大一,课业压力较重,此时调整好心态,“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是重中之重。加入学校的社团和组织,从学长学姐口中了解信息融入大学生活,认真学习课程,适应大学的课程设计和体系。大二,随着专业的分流,在这一期间“积累”成为主旋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从校园经历中提高个人能力;扎实学习专业课程,提高知识储备和专业素质;主动寻找实习机会,丰富实践经历,锻炼工作能力。步入大三,专业课程的学习逐渐接近尾声,“明确”自己的未来方向迫在眉睫。是考公、就业,还是考研、留学等,而对于确定直接就业的同学来说,通过实习去探寻自己心仪的行业和职位,是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在大四,面临毕业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显得尤为重要。在迷茫与焦虑中坚守内心的信念,寻找前进的方向。谈及构建弹性优先级和利用碎片化时间,郑舒晗分享道“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要为自己目前的任务建立日程表,区分哪些事情是紧急的,哪些事情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而实现时间的高效分配与科学管理。”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面对困境与压力,郑舒晗始终保持内心的镇定与平和。恰似山岗坦然接纳清风的轻抚,无论外界如何变幻,都坚守自己的节奏与原则,以从容不迫的态度迎接每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