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研考结束
今日直博成为焦点
直博之路是否遥不可及?
在浙江工商大学
有一群本硕博通吃的学霸
他们的成长之路让人羡慕
从基础学习到深度钻研
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知识的力量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他们是如何成长的?
在新生开学典礼上
她的自信赢得了所有人的瞩目
在学业与奖项的追逐中
她的勤奋赢得
多项奖学金、国家省级的奖励
她就是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2101班的张念灵
一名刚刚直博的“商二代”
01 “商缘”,开启梦想
张念灵自称为“商二代”,因其母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母亲不仅是她与浙商大的特殊“媒人”,还让她深入了解了工商管理这一专业。在母亲的熏陶下,张念灵说,她的成长之路充满了商业智慧与远见。
在2021级开学典礼上,她作为新生代表,分享了与母亲与商大的缘分故事,收获了大家的热烈掌声与关注。
这份特殊的家校渊源好似在张念灵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在踏入校园的那天,张念灵感受到了一份责任的传承,她像曾经年轻稚气的母亲一样,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尽管面对未知总会有些恐惧,但从小母亲就注重培养张念灵的自主能力,鼓励她勇敢面对每一个挑战,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她的眼中总是闪烁着梦想的光芒,心中怀揣着无尽的憧憬,勇于尝试、敢于追求。
02 “商缘”,直博深耕
“当你心中怀揣着梦想时,请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全力以赴去追寻。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这个努力的过程才是最珍贵的财富,它将伴随你一生,成为你未来道路上最坚实的基石。”
在浙商大直博,张念灵欣喜不已,深知机会难得。大二时虽成绩未达预期,但她不气馁,每一步都踏实向前,稳扎稳打地学习每一门课程。她坚信,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向成功之路。
▲与台湾青年合影
“此次推免并不容易,我是抱着坚毅的决心和扎实的准备的。”张念灵说,她积极投身竞赛,鏖战学术海洋,重修旧课,力求完美。终于,她收获了直博的成功。
▲张念灵参加学校“十佳团日”活动并获奖
张念灵首次获得的国奖是在本科期间,她说,那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她与团队深入丽水开展调研,共发放问卷五六百份。尽管遭遇项目挫折,她们几近放弃,但最终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无数次的打磨与修改,成功登上了国奖的舞台。这给予了她们宝贵的希望和动力。
“学习之旅,虽是未知的旅程,但沿途的风景同样值得欣赏。”张念灵深知,终点虽为旅途的终点站,但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在成长与蜕变的道路上,她学会了珍惜每一个瞬间,并勇敢地面对挑战。这便是她宝贵的收获。
▲张念灵“正大杯”获奖
未来,张念灵将探寻数字营销新天地,钻研市场、消费行为及转型之路,不断挑战自我,成就卓越未来。
为何选择
浙商大本硕博一体化?
让我们来听听
首届成功申请同学怎么说
胡徐艺扬(金融学院(浙商资产学院) CFA2002班):在本科学习期间,学校和学院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还获得老师们与同学们、学姐们的无私帮助与支持,让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与宝贵的经验。选择直博浙商大,既因独特的人文关怀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又考虑到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未来发展潜力。此外,本硕博一体化政策,更是为我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章洁(会计学院 财务2001班):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政策为我开启成长的快速通道,它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抓住这个机会对我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在学术科研上不断提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保持专注力和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徐静方(统计与数学学院 应统2001班):通过直博,我能够提前沉浸在学术研究的海洋中,立志攀登学术高峰,实现个人价值。浙商大的统计专业在学术界和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本科的学习让我对浙商大和统计专业有着深厚的情感,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影响让我更加坚定地选择在统计专业深造。希望各位学弟学妹拓宽视野,勇敢追梦!
什么是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
A: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采用“3+1+X”模式,在学术教育体系中,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学位的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进行整合,入选学生从本科第四年即可开始修读研究生课程,形成从本科到博士的连贯学习路径。
为什么要实施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
A: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本科生选拔、研究生培养、青年英才培育”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吸引优秀学子立志攻读博士学位,投身学术研究。
A:本硕博一体化人才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推免类型,遴选对象为符合《浙江工商大学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本科生遴选方案(试行)》中推荐条件且入围所在学院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名单,有志于攻读我校博士学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接收其它学校推免生)。各博士点所在学院根据学生报名情况,组织学科专家组通过面试等形式对考生进行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的专业水平、研究兴趣、创新能力和科研培养潜力,择优确定最终入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