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本科生学业温馨提示

作者:cxq发布时间:2015-03-05浏览次数:494

 1、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

(1)通过“听讲”的方式,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2)通过“阅读”方式,学习内容可以保留10%;

(3)通过“声音、图片”方式,学习内容可以记住20%;

(4)通过“示范”方式,学习内容可以记住30%;

(5)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学习内容可以记住50%;

(6)通过“做中学”或“实际演练”方式,学习内容可以记住75%;

(7)通过“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方式,可以记住90%。

2、构建自己“一体多元”的学业体系,撰写自己的学业规划:

“一体”指的是第一课堂,它是学习的基本载体;“多元”包括创新创业、校内外实习实践、第二校园求学和学生成长社区等。

(1)在“第一课堂”上,主动与老师互动,大胆发表个人见解,激发自己的潜能和创造性,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积极参加作为“第二课堂”的学科竞赛、创新项目,在培养自己创新能力的同时,获得能够充实自己简历的各种证书;

(3)积极参加作为“第三课堂”的校内外实践、实习,在社会实践、服务社会中增强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积极参加作为“第四课堂”的国外留学项目和国内“第二校园”交换学习,利用好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学习的机会,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

(5)积极参加作为“第五课堂”的学生成长社区,充分与校友、实务学业导师、学校学术导师、不同专业同学的联系互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形成性(过程性)学习与结果性学习并重:注重平时的学习效果,配合任课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平时分),高质量完成作业,自主拓展与课程相关的内容,避免期末考试突击式学习。

4、将作业构建成与职业或实务对接的桥梁:作业是“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学习方式的载体,是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手段。未来的职业或实务工作主要以报告、表格、单据等文件作为载体,学习期间的作业是向实务工作文件过渡的桥梁。建议查找、了解、掌握与课程有关的实务工作文件,作为自主学习的作业。

5、课堂给手机放假,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上,通过记笔记、参与课堂互动等途径提高课堂参与度。在第一课堂上收起手机,不使用手机接打电话、收发短信、上网游戏、聊天、听音乐、看小说,让手机享受“课堂假期”。

6、获得专业技能资格证书:参加高含金量的本专业技能资格证书考试,提高就业能力;参加语言类、计算机软件设计类以及驾驶技术等考试,提高综合技能,扩大就业范围。

7、开展课外阅读:制定自己的课外阅读计划,通过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使自身发展成为既能掌握专业知识,又能博学多识的高素质人才。

对于以上内容,学委要织全班同学讨论,讨论结果形成全班同学签字的“班级学业自治公约”。公约一式三份,一份班级留存,上交教务处和学生处备案各一份。公约作为班集体荣誉申报的依据。备案的公约统一交到教务处。

 

教务处联系人:邵咏梅,电话28877206,665200

 

 

 

教务处、学生处

2015年3月4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