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及《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时俱进,切实提高工作室成员的个人修养和专业素质,努力培养成员逐步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思政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辅导员,并努力建设充满内涵教育智慧的名师工作室团队,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和德智体美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二、目标与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委托、选派进修、培训考察、经费支持、校际联合等方式,通过2-4年的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建成2—3个有影响力、知名度的名师工作室,培养2—5名辅导员领军人物和20名专家型骨干辅导员。
(二)具体目标
为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成员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优质培训,搭建良好的研究、学习和交流平台,拓展其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使其理论水平得到提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加强。
1.优化知识结构。
名师工作室成员须在系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辅导员专业背景和素质能力,深入钻研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相对应的三个学科方向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大学生发展指导学和大学生事务管理学中的某一专业方向,并能结合工作将其深化,成为学生工作某一领域的专家。
2.完善能力结构。
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应具备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积极适应于各种工作环境,有效实现工作需求;能结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工作技巧,扎实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指导学生成长与发展,高效管理学生日常事务。
3.考取从业资格。
名师工作室成员应全部拿到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或职业指导师证书或其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资格证书,如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培训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
4.提高研究水平。
名师工作室成员须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科学研究水平,并养成“在工作中加强研究,在研究中促进工作,工作与研究良性循环”的优良习惯;具备独立开展调查研究的能、独立主持省厅级及以上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相关课题的研究能力。
5.增强示范效能。
名师工作室成员应能够带动本校辅导员努力开展工作;应具备指导其他辅导员开展工作研究与实践创新、开设针对其他辅导员的专门指导课程或讲座的能力;应在基本礼仪与道德素养上起到榜样模范作用。
(三)工作任务
1.制定名师工作室发展规划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工作室主持人负责制定名师工作室的年度计划与三年发展规划,工作室成员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出本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今后自己专业成长、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步骤。
2.加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
工作室主持人制定“阅读计划”,每位成员依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读书计划。要紧跟时代主题,突出学习重点,系统学习领会党、国家和我校重要会议精神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素养;提升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将所学与学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提升名师工作室的思想引领和思路指导能力。
3.开展课题研究。
名师工作室应从学生工作实际出发,依托成员的集体智慧,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热点问题、难点与关键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一年内至少要完成2个省厅级以上相关课题,并撰写出5篇以上较高质量论文、或者三年以内至少出版一部专著。
4.打造优秀辅导员团队。
名师辅导员既是辅导员工作室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工作室成员的导师,负责制定本工作室发展规划和成员的培养方案(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指导和帮助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将成员打造成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尖刀连”。
5.推广教育科研成果。
辅导员工作室的教育研究成果、创新做法应以论文、专著、讲座、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现场指导、观摩考察等形式在全校、全省范围内介绍、推广。
6.开展社区思政教育
名师工作室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是面向学生的一线工作阵地,名师工作室必须面向学生开展学生思政教育、职业规划和心理辅导等工作,并形成工作经验的积累。
三、组织与管理
(一)校学工部负责成立“名师工作室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工作。
选入名师工作室的辅导员所在学院在考核、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二)校学工部负责名师工作室的组织领导、政策制定、工作指导、管理考核和主要经费支持,并具体负责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1.指导工作室的工作计划制定,培养方案设计;监督各工作室的建设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各工作室的特色做法和经验。
2.充分利用全省、全国的各种培训资源,及时为工作室提供相关信息,组织工作室成员的培训研修。
3.定期组织专家为辅导员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讲座等。
4.组织工作室成员参加各类相关会议、论坛、培训班以及校际交流学习、境外考察研修,组织召开各类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研讨会、座谈会等。
5.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课题、调研的开展,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6.为工作室聘请校领导和专家担任顾问。
(三)名师工作室要做好日常建设与管理工作,具体包括:
1.科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与三年发展规划,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积极申报和完成学校的学生工作课题经费支持,配备专门的办公室和工作人员,逐步建立资料与成果展览室、相关信息化系统。
3.建立合理、高效的选拔退出机制,保持工作室团队的稳定。
4.及时对工作室运行情况进行总结、改进,主动宣传、推广特色做法、成功经验。
5.充分利用各种培育机会与平台,积极自学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课程,开展课题研究,参加各类论坛、会议和培训班,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实践锻炼。
6.积极利用新媒体等网络平台,开辟网上“名师工作室”,多渠道扩大工作室的影响力,加快思政教育的品牌化。
四、其它
(一)截止时间:
2014年4月2日。
(二)材料报送:
1.纸质稿一式五份送交学生处324办公室;电子稿发送邮箱:jwpsy@163.com;
2.联系人:李建伟,电话:0571——28877255
浙江工商大学 学工部
201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