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领袖人格,开发领导力,全面提升专业化水平
——余潇枫教授为全体辅导员作专题报告
2010年12月21日下午,中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全球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余潇枫教授来到浙江工商大学,以“领袖人格与领导力开发”为题,为我校全体辅导员作学术报告。学工部部长陈为人主持了报告会;学工部、团委、学院党总支负责人以及全体辅导员参加。
余潇枫结合自己的辅导员经历和学术研究生涯,以其一贯的幽默风格和哲学思辨方式向全体辅导员奉献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首先,余教授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的辅导员经历,对辅导员的育人使命、管理理念、思维方式等做了富有时代感的阐释,认为辅导员不但肩负着神圣的“培养什么人”的光荣职责,更肩负着国家在21世纪取得人才竞争优势的历史使命。他号召广大辅导员在增强服务意识、育人意识的同时,积极开阔视野,勤于思考,深度剖析学生问题,以大视野指导、培育学生。
紧接着,余教授深刻地解释了何为领袖、领袖的人格特质、领袖的领导力与开发。他认为领袖应该是历史的推动者、社会发展的开拓者、行业事业的领导者等。领导力开发首先要从对领袖的理解开始,其中包括人口、人材、人才、杰出人才、杰出领袖等渐进的成才阶段。
最后,余教授全面阐释了上述论点对辅导员工作的启示。第一,辅导员的角色应当是“领袖型战士”,既要有战士的胜任力,更要有领袖的眼界和视野。第二,无论人生还是事业的发展都应当是理念在先。理念是应然世界的东西,具有理想性与完满性,具有终极意义,同时理念又是可以实践的,能够转化为现实。“大学”辅导员应当具备“大学理念”,即要有对大学的理性认识与理性追求,要对大学含义、宗旨、使命的全面认识和对大学理想、信念、责任的系统构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学之目的,即“于个人系谋生立业,于国家则系造就领袖人才”。第三,辅导员应当具备先进、科学的思维方式。辅导员在教育管理上要学会“三思而后行”,要前思、反思,也要思在当下。第四,要具备“超专业”的魄力与能力。培育人才要融合并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学理规律和思维方式,为学生的发展性成长提供真正科学的指导。
余教授的报告博得全体辅导员的热烈掌声,对于辅导员建树全新的育人理念,提升专业化水平,创新管理模式,成长为“领袖型战士”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学工部、学生处
201年12月21日